我的第一個英文名字叫 Angela 安琪拉,是小學時代媽媽請來教我們四、五個小孩的外籍老師幫我取的。我小時候不時興上網 google「女生英文名字含意」這種玩意兒,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了。我自己一直覺得名字中間 ge 的音對我來說很不好發,所以對這個名字不是很愛,即使一起學英文的同學們都說這個名字很好聽、是「天使」的意思,還自行幫我歸納:「因為你長得很可愛,又很純潔,所以老師才取這個名字。」這種原因(同學真是會往好處想)
(雖然可愛卻有莫名憂愁又不知道在想什麼的小時候)
但從小就有外星人傾向的我一直覺得像 Amy 愛咪、Michelle 蜜雪兒……,才是「好聽的」、「可愛的」、「女性化的」英文名字。
基於沒有想過有其他選擇的可能,這個名字一直陪伴我到了大一。要上英聽課的時候才發現:欸,面對不認識的人們,我可以取一個全新的名字了!(不知道為什麼安娜的內心劇場一直會上演:想要拋下過去(是說到底有多少過去???)創造全新身份的戲碼)正好當時看到一齣有關魔女的電影,裡面的女主角,一位開朗的小巫婆叫 Sabrina 莎賓娜,讓有情境幻想的我愛上的這個名字,而且 brin 的發音在我外星人的主觀感受中有 bling 的滑溜感,比 Angela 好唸多了,所以就換了這個名字。沒想到,這名字只持續了一年英聽課的短暫命運,因為除了我之外的所有人,都覺得「其實這個才是真的有夠難發音」的英文名字!
事情發展到大學畢業要出國遊學的那一刻,當時誤以為自己會在外國停留很久,安娜內心劇場再次上演了「要好好來取一個新名字」的戲碼,而且這次是面對「真正的外國人」,取了好像就定了,而且感覺會用一輩子,所以就認真上網 google了女生英文名字的含意。可參考以下網頁:
http://www.junsun.idv.tw/Stories/stories_45.htm
基於第一個名字為 A 開頭的雛鳥情節,我對 A 開頭的英文名字情有獨鍾,審慎選擇之後,相中了 Annabelle 安娜貝兒這個名字,含意是:「美麗的女子;可愛的;和藹可親的。」可說我所有喜歡的特質都包括在內了,而且唸起來又很好聽(當然又是我本身的「耳感」),寫起來、看起來都很漂亮~
於是開開心心取了這個名字。在美國的期間,這個名字也完全沒有發生什麼問題,碰到歪果捧油時,無論是語文學校的寫作課老師、德國人、法國老奶奶,大家都說:It's a beautiful name~並且表達 belle 就表示美女的意思,讓我對此名字十分的滿意,殊不知……
大學同學深深表示:這個名字未免也太長了吧!而且聽起來好像 Jingle Bell (耶誕鈴聲)
而出社會工作之後,果然也因為名字太長而毫無疑問地被縮短為 Anna,加上上班族不曉得為什麼有「英文名字中文發音」的習性,於是我就成為「安娜」了。之前的同事工程師路克先生還說:安娜、安娜,聽起來好像「安吶」(台語:怎麼樣?)
不過其實我還是非常喜歡這個名字,加上以我一介外星人在地球行走,常常碰到無數光怪陸離(以外星人的觀點看來)的事情,越來越覺得有「安吶」諧音的安娜果然還是最適合我的英文名字啊!